玉壶冰心亭 版权所有 QQ:443618808 E-mail:xcr0406@126.com admin 9504班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 邮政编码:443000 免费建站
鄂ICP备13009088号-1 Copyright © 2005-2035 by www.xiangchangrong.cn (2026-2-25)
“宜牌”宜红茶:世事沉浮160余年(图)
作者:刘毅 陈云 稿件来源:三峡日报 日期:2013-10
——走进湖北宜红茶业公司,揭开正宗宜红茶的前世今生
老宜都茶厂大门
1984年胡耀邦视察宜都,宜都茶厂第一任厂长李治平(前二排右八)参加合影
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全貌图
宜红出口网络图
秋冬季节,红茶因其独具的养生保健功效,受到国内外茶客的追捧,而作为中国三大红茶之一的宜红茶也因此迎来了一拨又一拨销售高峰,无论是在不久前的“十一”长假,还是9月份在宜举办的“三节”中,都有不少他乡茶客慕名来到宜都,饮经典红茶,品百年茶韵。也许,对于多数茶客而言,“宜牌”宜红茶带给他们的,除了无与伦比的曼妙之味,还有那段160余年的世事沉浮。
起步:因在宜集散加工出口得名
据宜红茶区老茶人介绍,180多年前,广东商人钧大福来到宜昌,见茶树遍山,茶芽青嫩,正是制作优质红茶的上好原料,于是,他就地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收购精制红茶,拉开了鄂西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
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大量宜红茶被来自广东等地的商人从宜昌运至汉口,而后转运至广州出口。这一点,在《湖北茶业贸易志》曾有记载:“19世纪以后,宜都生产的宜红茶,很受英商欢迎,成为国内著名出口红茶产品。”
宜昌已故的评茶师宫美珊先生曾回忆说:“头一年(出口红茶的第一年)做有红茶三四千公斤,首批由汉口转运广州出口。由于茶叶品质好,每箱售价高达160两(白银),比当时市场红茶价格高出一倍,但外商争相购买。”
到了1861年,汉口被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由于其在宜集散、加工、出口,故取名“宜昌红茶”,宜红茶因此而得名。
随后,宜红茶迅速从英国转售至西欧,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洋人称其为“高品”,宜昌也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清光绪二年(1876年),《烟台条约》将宜昌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茶出口量猛增。据《湖北茶业贸易志》记载,1886年前后,宜红茶每年的输出量都在214.5万担左右,占全国红茶出口总额的80%。1915年,宜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基于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宜红茶收录至特产科,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另外,宜都市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宜红茶的珍贵文献,为确定正宗宜红诞生于19世纪的宜昌提供了诸多史料佐证。
发展:苏联援建全国最早宜红茶厂
从清王朝到新中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宜红茶几经历史与战火的洗礼,却从硝烟中坚韧地走来。
1951年,苏联在宜红茶的原产区宜都援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专业的宜红茶茶厂——宜都茶厂,最早开始了宜红茶的精深加工与销售工作。
随着“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贸易协定”的签订,宜红茶向苏联大量出口。据《宜都县志》记载,当时出口一吨宜红茶能换回10吨钢材或20吨小麦,为新中国的建设换回了急需的战略物资,宜红逐渐风靡东欧各国。
1959年,宜都茶厂年创税利达200万元以上,成为当时外销出口及创利税大户,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1984年,宜都茶厂生产的宜红工夫茶,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优质产品,荣获金质奖章。同年,胡耀邦、乔石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达宜都,接见宜都茶厂首任厂长李治平并合影留念。
1990年,宜都茶厂生产的宜红工夫茶,被宜昌行署评为全区名茶。
跨越:确立“宜牌”为正宗宜红“身份证”
1990年,宜都茶厂注册“宜牌”商标,为正宗宜红确立了一张“身份证”。
由于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加之160余年的品牌历史,使得宜红工夫茶与云南滇红和安徽祁红齐名,被称为中国三大红茶。这种势头下,宜红茶急需一个“身份证”,以区别于非正宗宜红或“伪宜红”,“宜牌”应运而生。
确定“宜牌”才是正宗宜红的代名词,主要依据不仅来自文献、史料以及不少茶区老茶人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宜牌”对于正宗宜红茶“冷后浑”品质的传承。
所谓“冷后浑”,通俗来讲,即红茶冲泡后,茶汤热时清澈,冷后变混浊,混浊时析出的沉淀物是一种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物质。这种“冷后浑”现象,只有正宗优质宜红茶冲泡后才能显现。
依托悠久的茶业生产史、优质的生态茶园、精湛的加工工艺、先进的检验水平等,作为正宗宜红工夫茶品牌,“宜牌”致力于将“冷后浑”作为其品质标签来打造,让拥有160余年历史的宜红茶走上了一条更加光明的坦途。
腾飞:资源整合翻开宜红新篇章
1998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宜都茶厂更名为宜都市宜红茶业有限公司;2009年更名为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并加入鄂茶集团,与采花茶业公司成为“一家人”,实现资源共享,翻开了宜红茶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要迈向更高的目标,对于一家知名茶企而言,首先需要有优质的原料,为此,公司坚持“大基地”的发展理念,斥资打造涵盖整个宜红产区的15万亩生态茶园,为茶叶生产提供殷实的原料保障。
无论是在宜都松木坪、五峰采花乡,还是恩施芭蕉,这些宜红茶主产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都位于山峰层叠绵延、常年云雾缭绕的黄金产茶带。茶区森林覆盖率达93.7%,远离城市和工业;灌溉引用的山泉水含镁、锌、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土壤中的硒含量接近0.4mg/kg;茶农在统一指导下进行标准化管理、标准化采摘;严把茶叶质量安全,严禁化肥、农药等进入茶园……
除了“大基地”理念,“大产业”战略也是宜红茶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泉。
目前,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在宜都陆城、红花套和恩施芭蕉拥有3座大型茶叶加工厂,车间面积总计82000平方米;公司员工2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7人,骨干科研人员18人;公司年生产能力达9000吨。是中国生产能力最强的宜红茶生产企业,宜红茶业在生产加工环节依旧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同时,公司引进了技术领先的百余台现代化制茶机械,整条生产线已实现自动化,极少人工操作,保障了茶叶的清洁生产。宜红茶从初制到精制共计有萎凋、揉捻、拣剔等20多道复杂工艺,历经近30个小时,1000至1100颗茶芽才能生产出50克成品宜红。
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再辅以完善的销售网络,让“宜牌”宜红茶在国内外大市场中纵横驰骋。
近年来,“宜牌”每年出口量超过8000吨;欧美地区是宜红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世界上喝红茶最多的爱尔兰人对“宜牌”宜红尤为痴迷,每天下午茶的时光都可以在爱尔兰人的手中看到“宜牌”的身影,公司每年向爱尔兰出口3000余吨,在其他红茶消费大国如英国、德国、土耳其的出口量分别达2000余吨、1700余吨、1500余吨;此外,荷兰、西班牙等国正在逐年提高进口量。
为迅速打开国内市场,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与湖北茶企龙头老大鄂茶集团实行战略合作,借助鄂茶集团完整的营销网络进军全国市场,宜红产品很快遍布了湖北、北京、上海、内蒙古、湖南等中国10多个省(市),并进驻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武商量贩、中百仓储等国际国内600多家大型卖场,一时“红”潮涌动,国人热捧。
据悉,宜红茶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营业总额已突破2亿元。作为正宗宜红茶,“宜牌”率先突围湖北茶“绿肥红瘦”的产业困局,并成长为中国红茶产业的引领者。未来,“宜牌”将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和更高的目标,展开翅膀凌空翱翔。
玉壶冰心亭 版权所有 QQ:443618808 E-mail:xcr0406@126.com admin 9504班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 邮政编码:443000 免费建站
鄂ICP备13009088号-1 Copyright © 2005-2035 by www.xiangchangrong.cn (2026-2-25)